前不久,河南濮阳县一所小学又出现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故。据了解,事故发生原因是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拥堵导致踩踏。事故造成了二十多名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1人死亡。
近年来,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惨痛的教训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反映出公众安全教育意识的淡薄和缺失。那如果不幸遭遇了拥挤踩踏,应该如何应对?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避免再次发生。
踩踏事故中的主要死因是什么?
踩踏事故中,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一、窒息
人的呼吸运动需要依靠胸廓的起伏,配合腹部肌肉的运动。当胸部、腹部肌肉的活动都受到限制的时候,空气就无法吸入。
比如当一个人身体被竖直埋进土里,仅颈部以上露在外面的时候,由于腹部和胸部完全没有活动空间,即使口鼻和呼吸道都通畅,也有可能窒息死亡。
如果你不幸倒地,被一两个人压在身上,会感觉到呼吸费力;如果三四个,甚至七八个人压在身上,那么就可能没有办法呼吸,缺氧窒息死亡。即使你没有倒地,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也仍然有被挤压窒息的可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好办法是在人群中前进时,双手握拳,护在胸前,稍弯腰,身体前倾,类似拳击手防御的姿势,这样可以尽量为胸部留出足够呼吸的空间。
二、内脏损伤
这种情况多为倒地以后被脚反复踩踏造成。最容易受损的部位是腹部,比如肝脾破裂,肠管及肠系膜广泛严重的碾搓性损伤,肾挫裂伤。其次胸部被踩踏可能造成肋骨骨折,肋骨刺穿肺部造成气胸、血气胸、肺部和心脏挫裂伤。头部如果遭受暴力,也可能造成急性颅脑损伤,导致死亡。
假如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幸跌倒,无法站起,最重要的事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前胸和腹部这些相对柔软易受伤的部位。身体可以蜷曲,用双膝护住胸腔和腹腔;双手在后颈处交叉护住颈部,用双肘护住头面部。如果有条件,背部靠近墙角等位置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除了上面的可能致死性因素以外,踩踏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肌肉软组织的挤压、挫裂伤,头、面、颈部的皮下点状出血或淤血,眼结膜出血,耳鼻出血、耳鸣或鼓膜穿孔等。
(图片来源自网络)
拥挤踩踏发生时,如何才能脱身?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的时候,切记不要停下,不要硬挤,更不要逆行,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
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想办法利用墙角,栏杆,电线杆等位置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贸然弯腰系鞋带,捡东西等动作。
如果身边有儿童,他们更容易被挤倒或受伤。最好能抱起或举过肩。
身边有人因踩踏受伤,该如何救治?
一旦发生了踩踏事故,伤员往往成群,如何正确地识别伤员的病情,按照紧急程度分类进行急救非常重要。踩踏伤造成的内伤比外伤多。很多伤员表面并无伤口,但是内伤很重,所以不能简单以观察伤口来判断病情轻重。大家可以掌握一个简易的方法,把伤员分为红、黄、绿、黑四类:
1.患者无呼吸、无心跳,做黑色标记。
视现场急救人员是否充足、伤员数量,事故发生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判断。如果认为有抢救价值,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如果急救资源有限,也可以转向其它更有抢救意义患者,以免延误其它伤者病情。
2.患者呼叫无反应,有脉搏,有呼吸,做红色标记。
这类患者随时可能呼吸心跳停止,应最优先送往医院急救。应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脉搏,随时准备心肺复苏。
患者如果神志淡漠,呼吸困难,脉搏快,脸色差,或者有咯血,也做红色标记。这类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内脏损伤,可能内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应该保持平卧或侧卧,必要时抬高下肢,保证心脏回血。鼓励安慰患者,等待进一步救援。
3.患者神志清楚,存在身体疼痛或四肢变形,不能自行活动,可以大喊大叫,做黄色标记。
这类患者往往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急救顺序可放在红色标记之后。但是他们可能存在颈椎,腰椎或者肢体的骨折,切忌随意搬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4.患者可以自行爬起活动,做绿色标记。
此类患者可以最后处理,关注症状变化,等待进一步检查。
在踩踏事故发生的现场,个人的力量毕竟太渺小了。要想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个人能够做的,就是不凑热闹,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凑热闹,不在学校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当然要避免此类悲剧发生,更主要的责任在于政府、学校的管理者。合理的建筑和道路规划,科学地预测和疏导人流都非常重要。从以往的大规模踩踏事故中还常常暴露出急救方面的严重缺陷,那就是现场懂得急救的人员严重不足,参与施救者非常少,参与施救的警察、工作人员、民众等往往搬抬转运不规范,存在着对患者造成进一步损伤的可能性。至于懂得持续心肺复苏急救观念的施救者,更显得稀少。这都说明通过各种途径普及急救常识任重而道远,政府、媒体、公共机构和个人都应该为此而努力。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相关阅读
投稿邮箱:reading@chunyu.me(欢迎医生及科普工作者踊跃投稿)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