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上午,东京电力公司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开临时记者会宣并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将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启动。也就是说,当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日本核污染水很可能已经开始开启污染海洋的过程了。
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那么,核污染水入海以后,将会对我们周边国家造成哪些不可逆的影响呢?
图源:微博截图
排污入海有何危害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废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图源:壹图网
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污染物的排放位置是在福岛附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高浓度区域将沿着35°N线附近向东延伸,从开始的东亚附近海域扩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在第2400天时,中国东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现浓度较低的浅粉色,而北美西侧海域已经基本被浓度较高的红色覆盖。
图:氚的宏观扩散模拟结果;图源:参考文献2截图
除宏观扩散外,研究人员还从微观角度进行了氚的扩散模拟。与宏观扩散分析注重污染物的整体分布不同,微观扩散分析更加关注污染物个体的行为,也因此它能够支持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分析。例如,对模拟结果中到达沿岸海域的某三个污染物微粒,以400天为取样间隔,得到它们的运动轨迹。基于这些运动轨迹,可以知道美洲沿岸海域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横跨太平洋到达。
图:氚的微观扩散模拟结果;图源:参考文献2截图
了解了核污水的排放轨迹后,我们知道了核污水不仅会影响日本周边,还会造成跨境影响。而这一进程不仅会导致海洋环境的污染,更会造成生物积累,将影响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包括人类食用的海产品。核污水中可能含有氚元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释放辐射,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构成长期潜在威胁。
图源:壹图网
排污入海后还能安心吃海鲜吗?
先上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地区的海鲜都会受到核废水排放的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绝对不能吃。
根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的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不可否认,我国沿海地区会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即便是国产海鲜,如果是在被核废水污染水域,肉质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质,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监测,满足标准后方可食用。
图源:央视网截图
但有污染风险不代表绝对不能吃。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今年7月,中国海关明确下令禁止从日本福岛等受核污染影响地区进口食品;同时加大对于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尤其对是水产品的查验,并声明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还会对其他可能受到污染风险地区的进出口食品,出台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保护我们的食物安全。
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做好5件事远离辐射危害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建议,如果中国游客赴日旅游担心核辐射危害,可以避开福岛所在的关东地区,选择关西、北海道、冲绳等距离较远的旅游地。
要保护大众免受核辐射的危害,必须从政府、企业和大众三方面入手,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吴巍提出了5方面的建议。
1. 加强进口海产品食品安全监测,严格把关。
2. 食品生产厂家在出厂食品上标注放射物质检出量及是否达标。
3. 尽量食用内陆盐,湖盐、矿井盐,慎用海盐。
4. 加强易感人群防护。有生育意愿的夫妻少吃海产品,尤其来自太平洋洋流污染区的海产品。孕妇也要少吃来自污染区的海产品,减少放射物质导致基因损伤的风险性。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及老人慎食污染区的海产品。
5. 政府需要加强法制管控,禁止商贩贩卖有放性污染的食品谋利,对违法者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http://fgcx.bjcourt.gov.cn:4601/law?fn=chl381s588.txt
2、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9/1/nwab209/6442253?login=false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