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哪哪都排队的五一假期,有些朋友另辟蹊径准备在公园/绿化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挖菜之旅;即达到了游玩的目的,还可以带回一兜子鲜嫩可口的野菜,别有一番野趣。有人觉得野菜不但口感鲜嫩,营养价值也高,还有人觉得野菜存在中毒风险,最好不吃。那么,野菜到底还能不能挖?能不能去公园挖?野菜是指自然生长的未经广泛人工栽培的可食用草本或木本植物,通常是指一些草的嫩叶或者一些树的嫩芽,他们大多属于绿叶蔬菜。常见的野菜如香椿、草头、蕨菜、荠菜、苋菜、灰菜、枸杞菜、马兰、蒲公英、马齿苋、野豌豆、水芹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有毒植物长得和野菜很像,即使用识图软件,也分辨不出来,采摘食用后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如毒芹与水芹长得相似,但毒芹含有毒芹碱、甲基毒芹碱和毒芹毒素,误食后可能引起癫痫、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呼吸障碍、昏迷等症状。
(水芹[左]与毒芹[右]/图源:CFH自然标本馆)
海芋又名天荷、广荷、观音莲、滴水观音等,常被当作芋头或香芋误食。皮肤接触其汁液易发生瘙痒,误食其茎、叶会引起舌、喉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灼痛,或者恶心、呕吐、腹泻、出汗、惊厥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窒息、心脏麻痹而死。
曼陀罗的外表与秋葵类似,有毒成分包括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一般在食后20~3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会在24小时后出现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
石蒜(又名彼岸花)在未开花之前长得很像蒜薹,特别是根的部分,但它含有10多种生物碱,会对人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接触皮肤后即红肿发痒,进入呼吸道会引起鼻出血,内服中毒的症状为:流涎、呕吐、下泻、舌硬直、惊厥、手脚发冷、脉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因为生长周期更长,或者是生活环境影响,野菜比“家菜”往往更有风味,但野菜和“家菜”的营养成分是相似的,可能有些野菜中的个别营养素含量比人工栽培蔬菜稍高,比如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钙、铁等营养素的含量:枸杞菜的蛋白质(5.6克/100克)是菠菜(2.6克/100克)是2倍多。
草头的维生素C(118毫克/100克)是菠菜(32毫克/100克)的3倍多。
荠菜的钙(294毫克/100克)是菠菜(66毫克/100克)的4倍多。
但这些营养元素通过正常饮食也可以获取到,没必要靠野菜补充,而且野菜还有一些明显的食用风险。浙江省曾对省内江杭州、金华、衢州、湖州、丽水、绍兴、宁波和温州8个地区的3种野菜马兰、荠菜、水芹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其中Pb、Cd、Hg、As含量均有超标,尤其是Pb含量超标率达56.7%。
因此,自然生长并不等于绿色无公害,生长在工厂附近、公路边等卫生环境较差的野菜,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富集各种毒素。生长在公园里的野菜,看似环境不错,也容易被除草剂等污染,存在农药超标的问题。除了重金属超标,一些野菜还可能具有轻微的毒性,食用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如香椿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不断长大,其硝酸盐的含量也在上升。特别是腌制的香椿芽,亚硝酸盐含量增多。把香椿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马齿苋含有生物碱、香豆精、黄酮、草酸盐、蒽醌类化合物等,如果进食过量,会出现腹痛、腹泻、肌肉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病情轻者停止食用后,症状会自行消失;症状持续不好转的患者,应立即就医。蕨菜中含有原蕨苷等有害物质,过量食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以脐周绞痛为主,偶可见下腹部重坠痛,伴有腹泻、大便不成形,烹调前需沸水煮15分钟或者蒸10-12分钟。荠菜虽然营养丰富但草酸含量较高,吃之前也要先焯水,沸水下锅,焯水1分钟即可。实际上,现在很多传统野菜,如荠菜、白蒿、香椿等,都已经有人工栽培了,大家走进正规超市或菜市场,就可以买到,不必再跋山涉水去选一块“风水宝地”挖采,品质还有保障。总之,春日踏青出游,想采摘野菜的话,一定要谨慎,不认识、不熟悉、不确定的野菜不要采,生长在公园、公路周边及工厂附近、废水流经的卫生环境较差地区的野菜也不要采。在烹饪时,要将野菜摘净清洗,过热水焯烫,本身对野菜有过敏史、婴幼儿、孕妇、乳母以及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应该不吃或少吃野菜。如果在食用野菜后产生身体不适,需停止食用,立即就医,最好在食用前将整株野菜拍照并保存,便于医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