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育环」的五个真相,原来我们一直错怪了它

T- T+
大姨妈 ·  2019-03-06
想给大家仔细地科普一下「节育环」。

对于我们的妈妈辈儿来说,「上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词汇。

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几乎所有生过娃的妈妈都会「被上环」,手术后带来的问题和初代宫内节育环自身存在的弊端,给很多女性带来了噩梦,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一提到「上环」,都还有心理阴影。

今天小助手写这篇文章,就是想给大家仔细地科普一下「节育环」。

文章开头说的那种节育环,是第一代,也叫「惰性节育器」,由金属、硅胶、塑料等惰性材料制作而成,但是脱落率很高,所以1993年就已经停止生产和使用。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是「含铜节育器」,是第二代活性节育器。

哪些人适合「上环」?

如果你和另一半已经生过宝宝,从此以往想长期避孕,那么上环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方便快捷经济划算,也不会影响啪生活质量,重要的是:①你是自愿上环的;②你没有不适合上环的疾病。

哪些人不能「上环」 ?

首先,如果你已经怀孕了,或者怀疑自己怀孕了,那可千万别做了~另外,如果你有生殖系统炎症,炎症感染期「放环」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宫腔深度不足5.5厘米或者大于9厘米,或者宫颈口太松,都不可以上环(这就是为什么放环之前要做B超检查);对铜过敏的自然也不能放,毕竟是「含铜」节育器。

「上环」避孕的原理是什么?

从前有一大群小蝌蚪,从阴道开始它们的长征之旅,路过宫颈管,长途跋涉来到了子宫腔。经过短暂的「休息」,呲溜钻进宫腔两侧的输卵管,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来到了和卵子妹妹相遇的「输卵管壶腹部」。

这对儿小情侣在输卵管壶腹部结合受精,还得从小蝌蚪来时的路原路返回,重新回到宫腔,扎根于子宫内膜,慢慢地发芽、长大,成了小宝宝。

上环之后呢,节育器里所含的铜离子可以阻止受精卵扎根,受精卵无法着床,只能扫兴而归,结合了也没用;另外一种情况更狠,小蝌蚪还没见着自己的卵子妹妹呢,就已经被铜离子这货给消灭掉,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上环」到底是怎么「上」的?

第一步

做完相关检查,确认自己没有禁忌症后,签署一份宫内节育器放置同意书,一般在月经结束后3-7天内进行放置。

接着,躺在妇科检查床上,脱掉裤子,医生会放置一个阴道窥器,一边消毒一边确认你的阴道情况,再做一个双合诊,明确子宫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第二步

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用一根探针从宫颈管进入,确认宫腔深度,然后调整节育器,让节育器的前端和子宫深度一致,轻轻一推,环就成功进入宫腔咯。

环的尾巴很长,把多余的部分减掉,留一个两厘米左右的环,去的时候轻轻一拉尾丝就被拽出来了。还有不带尾丝的节育器可供选择。

上环后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手术后注意休息,一周内不要做任何体力劳动,半个月内都不要盆浴,更不要啪啪啪;

其次,手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需要来医院随访,一年之后,每年来随访一次。别小瞧复查,虽然宫内节育器的脱落率不高,但是放完节育器一定得复查,不然节育器脱落自己不知道,怀孕了还需要做流产手术。

还需要注意,如果节育器的放置年限已满,需要及时更换哦~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都清楚了,宫内节育器真的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妈妈辈儿是因为使用的第一代宫内节育器,而且缺乏科普和复查,所以困扰多多,造成了宫内节育器很伤身的印象;现在只要能做到定期复查,宫内节育器已经是一个非常安全的避孕手段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小助手认为宫内节育器是最好的避孕手段,毕竟他不能隔绝疾病。最推荐的当然是使用避孕套,不光可以避孕,还可以防止传染性疾病。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