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小朋友黏人是安全感不足?你知道这句话祸害有多大?

T- T+
幼儿说 ·  2018-12-20
多少孩子已经被父母错误对待?

周末,我在街上看到一个2,3岁大的小男孩,双手抱着他妈妈的小腿,嘴里哭喊着“妈妈抱……”孩子的妈妈脸上满是怒容,她呵斥小男孩:“总是抱抱抱,你怎么这么烦人?我就是不抱!”一边骂着还一边拖行着孩子往前走……

经常也有妈妈留言说,她们家小孩总是表现得很黏人,不让妈妈洗澡,吃饭也要抱着,上街玩耍也喜欢抱而不是坐童车……她们担心孩子是不是安全感太差了。

猕猴妈妈的育儿方式

记得有一位名叫Nakagawa Shiro的日本上野动物园长,喜欢观察自然界母亲养育幼儿的方式,他还把自己的观察写成书。他发现,那些猕猴宝宝一出生后,便爱黏着妈妈,还喜欢紧盯着妈妈做任何事情。

这不是跟我们黏人的人类宝宝一样吗?当这些猕猴宝宝稍大后,他们会放心地跟其他小猕猴玩耍、奔跑、追逐,做着捣蛋的事情。这些小猕猴长大后都表现得独立。 

相反,如果猕猴宝宝很小便被抱离妈妈哺养,或如果猕猴妈妈生病而不能抱宝宝,这些小猕猴稍大后常常会表现得怯懦和不安,也不爱跟其他小猕猴玩耍。

当宝宝被母体拥抱时,大脑会释放“拥抱激素”(也叫催产素),宝宝能感觉到被信任和安全感。下面,幼儿说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宝宝黏妈妈,到底是不是安全感缺乏。

小朋友三种依恋情景大PK

这里,我们假设一个故事场景: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探访亲戚,亲戚阿姨虽然很友好,但阿姨对孩子来说,很陌生。玩了一会,妈妈短暂离开上洗手间。接下来,三种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有三种反应:

  • 第一种类型:孩子发现妈妈离开后,哭闹着找妈妈;当妈妈回来后,孩子扑进妈妈怀里,很快恢复情绪,继续玩玩具;

  • 第二种类型:孩子发现妈妈离开后,哭闹着找妈妈;当妈妈回来后,孩子继续哭,妈妈安抚也没用,有时孩子还会犹豫或拒绝让妈妈抱;

  • 第三种类型:孩子发现妈妈离开后,孩子表现得毫不在意;妈妈回来后,也不会找妈妈,更不会扑进妈妈怀里。

玛丽.安斯沃斯把第一种孩子称为“安全型”,第二种为“焦虑矛盾性”,第三种为“逃避型”。后面两种是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第一种孩子的表现,被视为为主动寻找安全感的正常行为,在孩子的成长初期,他们需要确保自己获得照顾。

安全型孩子的更多表现,看看你家孩子是吗?

后来,心理学家们把安全型孩子的表现描述得更具体和详细。其中心理学家Everett Waters 和Kathleen E. Deane还特意设计了一种测量孩子安全感类型的方法(Q-sort)。下面是安全型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很多父母一定能找到熟悉感:

  1. 孩子坐在爸妈的怀里很放松,有时还会主动亲吻爸妈,甚至撒娇,而不是紧张地不敢动;

  2. 孩子被陌生人抱时会哭,回到熟悉的亲人身上便不哭;

  3. 孩子在玩玩具时,他们能安心地玩,但有时会看看爸妈是否在身边,如果发现爸妈不见了,会大声呼叫;

  4. 如果孩子被打雷或丑陋的小丑吓到了,他们会迅速扑到爸妈怀里,并且很快恢复情绪;

  5. 进入公园后,孩子兴奋地往前跑,但跑着跑着,Ta会回头看爸爸妈妈是否跟上。如果没跟上,Ta会跑回来;如果发现爸妈跟上了,Ta会放心地往前跑;

  6. 爸妈下班一进门,孩子会扑到你身上,高兴地跟你分享Ta当天的快乐,有时还会微笑或亲吻爸妈……

黏人,是小朋友生命初期的成长需要?

很多父母经常被一些说法误导,说孩子黏人就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现,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说法。在成长过程中,小朋友常常对外界环境充满疑虑,那是自然界生物生存的需要(在人类的大脑潜意识深处,乱跑会被野兽吃掉)。

当他们感觉不安全时,会回到爸妈身边,希望得到爸妈的引导,这说明了孩子对父母充满安全的依恋。正如知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说,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爸爸或妈妈的关注,因为爸妈是孩子们安全感小树得以健壮发展的沃土。

相反,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抗拒,更不用说要让父母拥抱了。有些爸妈经常说,他们每次想抱孩子,孩子就像被触电一样,让他们尴尬。

其实,孩子爱抱与安全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反向关系,当一个孩子爱让爸妈抱,他们将获得满满的安全感;当一个孩子从爸妈身上获得了很多安全感,他们也更喜欢让爸妈抱。

在这样的安全感基础上,未来孩子才能发展出独立和健康的人格。

有人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喻成弓和箭的关系,弓和箭一开始贴得越紧,箭才能射得越远。每一个生命,在他们的成长初期,都需要从母体身上积聚了足够多的安全感,才能成长得更好、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