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姑娘准备要个孩子,需要减肥吗?

T- T+
医来er趣 ·  2018-07-05
节食减肥,包括奶昔代餐,千万注意时间,最多进行1-2周就好了。

作者 | 高芹 李园园 首发 | 医来er趣

医生,我体重160斤备孕,正在备孕过程中。是不是有点过胖,对怀孕有影响吗?有医生推荐我吃减肥药,我不知道该不该吃。超级困惑中?

经常有备孕女性就体重问题进行咨询。

看得出,除了对体型外貌的关心,大家更关心的是健康问题。毕竟在对于肥胖的认知中,人们对它的评价时负面的。

一、你肥胖吗?

抛开身高的肥胖都叫忽悠。这位女性朋友没有给我身高数据,我真的很难给你分析。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女性155.8cm。平均身高,你的 BMI 值: 33.0,身体状态:肥胖 。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 =kg/m2)

肥胖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但是BMI是一个较为粗略的指标。具体应用时应考虑到其局限性。如肌肉较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就不能准确反映其肥胖程度,如有条件应,同时测两腰围及体脂比会有助于判断肥胖的程度。

二、肥胖对生育有影响吗?

肥胖是一种病!早在1948年就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疾病分类名单。以肥胖为基础的代谢性疾病( ABMD) 是一类复杂的、涉及多种器官与系统的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也包括孕育问题。与生育障碍关系密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机制就与肥胖有关。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肥胖患者比例为20%~60%,为PCOS常见的特征表现;

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肥胖可能的原因;

3、遗传 ;

4、环境(饮食,生活习惯) ;

5、激素内环境(雄激素,高胰岛素,皮质醇) ;

6、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高雄性激素、胰岛素抵抗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专利。但肥胖加重了PCOS患者的代谢和内分泌异常,较体重正常的患者会发生更多的月经,生育,健康问题。如月经失调、无排卵、不育、流产、妊娠结局不良(妊娠并发症,早产,死产)影响助孕结局、减低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加重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等等。

三、怎样减“肥”

1、了解减肥的目的:

减肥的目的不只是外形的改善,而更要充分注意其内涵,不仅要关注体重的下降,更要注意其伴有的慢性疾病是否获得改善。

2、了解减肥的利弊:

正常的月经与 生殖功能的维持需要一定的脂肪储存和足够的营养环境。体重对于生育的影响时倒U字,极高和极低会导致生育力下降。

体重下降过快,小于正常的体质指数,有可能影响月经,进而造成稀发月经、排卵异常、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因此,建议适当的减轻体重。体重下降5%~10%或5~10公斤才算是有效减肥, 下降时间应控制在3~6个月,即每月减重2~3公斤, 每周减轻0.5~0.75公斤。 过快不利于身体健康,过慢代表减肥无效。

3、了解减肥的方法:

(1)生活方式:是对于所有肥胖患者首先建议的最佳方式。包括低热量的健康饮食(每天摄入500-750kcal);持之以恒的运动计划(每周3-5天内累计有氧运动>150分钟),以及在由临床医生,心理医生,营养学家参与的行为干预疗法。旨在团队的指导和监督下使患者逐步改善易于引起疾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2)药物:当生活干预无效,或干预后体重回升,BMI>30kg/m2 或>27kg/m2 同时出现体重相关并发症时,可以考虑减肥的处方药物,例如奥利司他。

(3)手术:当BMI>35kg/m2 ,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以考虑减重手术。

以下内容来自李园园营养师的原创

爱美的亲们,读完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医师高芹大夫的专业医学科普,接下来,将由国家注册营养师李园园老师来为大家讲讲减肥这个话题,全是干货,希望对爱美的你们有所帮助喔!

为啥不吃饭能瘦点,一吃就胖?

不吃饭能瘦点——这是体重上的变化。我们将能量来源掐断了,自然体重会降低,一旦恢复饮食,体重自然涨回来。这是过度节食造成代谢率下降引起的。我们都知道,基础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肌肉含量有利于提升基础代谢;过度节食会降低基础代谢,让人体更节省能量,把有限的能量供给心脏、大脑等核心器官使用。

平时吃饭经常保持微微的饥饿感对于脂肪的消耗有帮助吗?

我们建议每顿吃个七八分饱,这有利于减重,但效果有限,毕竟个人自己控制食量的能力会败在口味上。

左旋肉碱是起什么作用的啊?左旋肉碱怎样服用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空腹?饭前饭后?

左旋肉碱是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的,可运输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卡车”。在运动减脂中可食用,能辅助减脂;如无训练,则效果不理想,不必吃。运动人群如果需要,最好在训练前2小时左右服用,多喝水。

素食者营养会不会跟不上?这种状况补充维生素会好些吗?

如果是已经执行素食1年以上的,那么问题会相对少一些,因为人体对铁、钙等的吸收能力有所提升;如果是执行素食时间较短的,问题会比较严重,尤其是同时又配合训练的。

动物性食物所含的铁质、钙质(牛奶制品)、优质蛋白、肌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是植物食物替代不了的,所以很容易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状况。这时候可能需要一些膳食补充剂来补充,不只是维生素补充剂了。

为啥有些人每天的活动量也挺大,有3、4个小时,但还是不瘦呢?

活动量很大,也要看具体能消耗多少热量(取决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等),中等强度活动1小时也就是300-500kcal热量,吃200g米饭或半包薯片就回来了。这需要我们拿数据去评价,到底是吃进来的热量多,还是消耗的热量多。需要具体分析你的饮食,建议从一起床开始,记录每天的饮食,把正餐、零食、饮料等所有进嘴的东西记录下来,最好用食物秤称量一下。以便计算。

有的用针灸去减肥,但疗程结束不久就反弹

针灸只是辅助手段,针灸师傅完事儿会告诉你,回去得管住嘴、迈开腿,否则效果不好(小助手:呵呵)。其实我们认识到根本问题就很明白了,体重超重就是能量过剩引起的,任何不引起能量负平衡的减脂方法都是耍流氓

减脂训练的饮食搭配原则

大家对能量肯定并不陌生,能量负平衡是减脂/减重的黄金原则。但如果能量亏空过大,又会造成基础代谢下降,影响持续性。所以一般有2种方法确定一日总能量需求(目标):

第一种方法是,在得出个体每日饮食数据之后,在目前总能量的基础上减少500-700kcal作为目标能量,以此进行食谱编制;

第二种方法是,设定本阶段(比如1个月、2个月)的目标体重,用此目标体重(kg)×25-30kcal/kg来计算能量。

某些牌子的奶昔很火,现在有好多瑜伽教练都在带着做,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有的人吃体重确实下去了,但是皮肤也松弛下垂。我见过喝了奶昔一年的,停了之后就一下老了好多,皮肤暗淡无光…..这个对身体好不好呢?奶昔真的可以调理身体内在吗?

关于奶昔,原理上属于代餐,代替每天的1-3餐。如果有人完全依赖奶昔,体重无疑会降低,因为奶昔饱腹感比较强、能量较低;但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就比较缺乏。

长期吃下去,虽然体重降了,但营养素缺乏症也出来了,贫血、掉头发、情绪烦躁等。如果对量把握不准,还会造成大的能量缺口,体重快速降低,造成身体松垮、皮肤松弛。因此,对于吃奶昔的人、以及素食者,补充微量元素无疑是很关键的。奶昔的作用是单一的。建议每周食用次数不要超过5餐,而且同一天别超过2顿。

减肥就一定得饿肚子吗?

其实减肥完全可以不用饿肚子的,关键是在食物选择上要有窍门,注意选择那种能量密度小、体积大、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当的高蛋白、颜色丰富的。

蛋白质摄入量的参考数值为理想体重乘以1.5(单位:克),注意理想体重不是自己目前的体重,也不是自己想象的数字,可以用公式:

理想体重(单位:kg)=身高(单位cm)-105,

上下不超过10斤,也可以通过BMI计算出来。而普通人群每日适宜的蛋白质摄入量为理想体重乘以0.8—1.2(单位:克)。

不必担心高蛋白质带来的热量超标,因为蛋白质在消化吸收的食物还会额外消耗大概30%—40%的热量,我们称之食物热效应。

减脂时,碳水化合物该怎么选择?

碳水化合物是很重要的一个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是七大营养素之首,可提供人体每天能量的50-70%。所以一旦缺乏,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很多人会认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是肥胖的元凶,但不吃或吃很少(小于130g/天),脂肪是很难减下来的,因为碳水化合物是脂肪分解、燃烧所不可或缺的帮手。因此,减脂过程中不可严格限制主食,可以把精细米面食物换成全谷食物、薯类等。

甩脂机减肥靠谱吗?

不靠谱。你虽然感觉全身都在晃动,不过自己不费力气企图将脂肪被动甩出体外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商家所说的“平衡侧动”、“振幅叠加”等貌似高大上的原理行内听都没听过。其实,只有通过人体的主动运动,调动体内脂肪酶活性,才能有效消耗脂肪,减脂瘦身,其他的都慎重。

有人喝奶昔刚开始减10来斤,后来就不掉体重了,而且反弹还很厉害,这类人是否相对难减重?

这个问题其实和节食减肥是一样的,与是不是奶昔本身关系不大。刚开始,身体一下子出现比较大的能量亏空,体重会降的明显;而身体也在调整基础代谢,判断有可能遇到了饥荒,所以开始停止一些不太重要的活动(循环、神经系统之外的活动),拼命储存脂肪以应对环境挑战。所以,继续吃下去,体重会保持不变,一旦恢复正常饮食,能量盈余会很大,自然体重会飙升。

所以节食减肥,包括奶昔代餐,千万注意时间,最多进行1-2周就好了。

作者:妇产科高芹医生 李园园营养师 医来e趣科普作者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