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是什么豆
纳豆是煮熟的大豆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而成,具有独特的风味与粘性,与我们国家的豆豉相似,可直接吃,也可用来配饭、拌面。大豆本身富含植物蛋白、黄酮、磷脂、纤维素等,经过发酵后,蛋白质被分解为多肽或氨基酸,使得纳豆具有独特的鲜美味,且更利于消化吸收。除此之外,在发酵后纳豆维生素B的含量也大大上升。
总的来说,纳豆是一种风味独特且富含多种营养素的健康食品。
纳豆可以通血管吗?
纳豆中与通血管有关的是纳豆激酶。在1980年一位名叫Hiroyuki Sumi日本科学家发现纳豆可以溶解人工血栓,接着研究者从中提取出了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命名为纳豆激酶(NK)。
血栓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而成的;目前常用的溶栓剂,如尿激酶可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激活体内血栓溶解过程。
纳豆激酶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从而溶解血栓。与其他溶栓剂相比,纳豆激酶安全性好、溶栓作用强、口服效果好,是一种具有较好前景的溶栓物质。
来看看动物与人体实验
在狗和大鼠的实验中发现纳豆激酶对于化学物质诱导的血栓有强有力的溶解作用,促使血流恢复。在一项兔子的实验中,发现口服纳豆激酶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血栓形成。在大剂量(500mg/kg)实验中,发现它可以达到与阿司匹林(30mg/kg)一样的效果,阻止血管完全闭塞。
一项纳入了186人的试验探究了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试验对象均带有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在7~8小时的长途飞行前实验组口服了150 mg 皮诺激酶(纳豆激酶和碧萝芷的混合物)。在飞行结束90分钟内静脉超声扫描结果表明,对照组92人中7人发现血栓,实验组94人中没有发现。
在另外一项纳入45人的试验中,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分别为健康人、心血管病人、透析病人,所有实验参与者连续口服两个月纳豆激酶(2粒每天,2000 FU/粒)。
结果发现3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和Ⅶ(与凝血相关的物质)的水平下降,下降程度在3 个实验组中均相似,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在关于纳豆激酶的动物实验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溶栓作用,在人体试验也看到了好的结果。纳豆激酶目前最主要及明确的作用是溶栓作用,但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的主要原因)防治的方案中并不包含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主要用于动脉内形成的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的情况,因这种治疗有较多禁忌症,还可能引起出血,所以临床治疗血栓造成的血管狭窄不首选溶栓,有条件多选用介入手术。
同时人群试验中纳入人数少及受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口服纳豆激酶预防血栓形成并没有强的证据支持。另一方面因为目前纳豆激酶生产的纯度不够,还未作为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所以吃纳豆通血管可靠吗
目前很多国家仅将纳豆激酶产品作为一种保健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而保健品并不能够替代药物治疗。关于纳豆激酶降血压、抗炎、改善中风等作用,也只是限于动物实验,在人体上的作用很难评价。纳豆激酶用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减退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至于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纳豆的确是一种好的食物,喜欢的话多吃点当然好,良好的饮食结构也是保护血管中重要的一条。至于有没有必要吃纳豆激酶产品,辟谣君只能说“多吃无害,好处不明。”想要保护好血管,更有用的是: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控制血脂、戒烟、按时服药。
参考文献
[1] 高瑞萍,刘辉,刘嘉,赵国华.纳豆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47(01):23-26.
[2] 李淑英,赵仲麟,聂莹,马鑫,李燕,袁超,唐选明.纳豆激酶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04):139-143
[3] Weng Y, Yao J, Sparks S, Wang KY.Nattokinase: An Oral Antithrombotic 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t J Mol Sci. 2017 Mar; 18(3): 523.
[4] Hsia C.-H., Shen M.-C., Lin J.-S., Wen Y.-K., Hwang K.-L., Cham T.-M., Yang N.-C. Nattokinase decreases plasma levels of fibrinogen, factor VII, and factor VIII in human subjects. Nutr. Res. 2009;29:190–196.
[5] Cesarone MR, Belcaro G, Nicolaides AN.ect.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sis in long-haul flights with Flite Tabs: the LONFLIT-FLIT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ngiology. 2003 Sep-Oct;54(5):531-9.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