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2021-04-26 09:03:09  890人阅读
医生头像

佟茂玲

心理咨询师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尊重发展规律,教育回归本心先进的教育应该是基于生活融合学科的现象式教学,就是让课程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全面成长。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观察力,注意力,专注力和想象力。这是完全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的,也是让他们可以喜欢上学习的一个过程。从生活中学习,最终再回到生活;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孩子尊重和平等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而去学习,旨在培养一个拥有批判性思维,有创造力,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一个独立的人。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成长是持续的过程,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违背规律办理,效果会适得其反。发展心理学提出:孩子在生命初期年龄,他们是通过身体,去接触,体验一切他感到好奇的事物来学习的。而孩子11岁之后才会逐步建立起抽象思维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孩子是很难通过背诵和阅读去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而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体系的建立是在自我体验的直观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也就是生活中发生的能让他感受的一切,通常是指立竿见影的事。让我们的孩子在享爱成长的时候,真正的的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而不是在家长营造的封闭温室家庭环境中成长。要告诉孩子正确成功观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掘出自己的优点,处在被认可和鼓励中。让孩子接受生活中的一些锻炼,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有益的。比如:在风雪中领略寒冷的体验,通过运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经过努力成功的喜悦。婴幼儿时期在他们成长过程如果不能培养这种品质,到是青少年时期,我们却不能帮助他们成长,因为他们人格中已缺少感恩之心,因为他们一切都是被无条件的满足;缺少坚强意志,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努力过后成功的喜悦;缺少感觉他人心情的能力,因为他们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缺少朋友,因为在网络和游戏这虚拟的社会中可以让他找到逃避的角落。直接现象是:他们心灵窗户关闭了,最爱他们的父母成为他们最不愿接受的人,拒绝一切的关心。因此,我们父母和老师要知道,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让精神与心智紧跟时代,才能让孩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