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2020-10-17 20:54:56  2106人阅读
医生头像

付春卫

心理咨询师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惑。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舌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这是很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