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杰
心理咨询师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抑郁自评量表(SDS)由W.K.Zung编制于1965年。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2.适用范围
本量表可以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其评定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3.施测步骤
(1)在自评者评定以前,一定要让受测者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对20个项目评定时依据的等级标准为:
①没有或很少时间。
②少部分时间。
③相当多时间。
④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填写时,要求受测者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在适当的数字上划“、/”表示。
(2)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D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3)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DS有10项反向项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
(4)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二)测验的记分,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l、2、3、4分;反向评分题(下文中有木号者),则评为4、3、2、1分。
待评定结束以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
(三)结果的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三、相关知识
(一)关于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W.K.Zung编制于1965年,为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因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评定以及调查、科研等。
SDS的优点为使用简单,不需要经专门的训练即可指导自评者进行相当有效的评定,而且它的分析相当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了解被调查者近期心境,可应用于心理咨询门诊中。
如用于评估疗效,应在开始治疗或研究前让自评者评定一次,然后至少应在治疗后或研究结束时再自评一次,以便通过SDS总分变化来分析自评者的症状变化情况。
在治疗或研究期间评定,其时间间隔可由研究者自行安排。
(二)SDS每条文字及所希望引出的症状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忧郁)
2.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夜轻)
3.-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易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我的头脑和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我对未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