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究竟有没有意义?

2014-09-30 954人读
已通过实名认证
执业资质已审核通过
孙高峰 肿瘤及防治科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好评 5.0
接诊量 1.1万
同行认可 100
百强医院
从业21年
服务态度好
专业有效
耐心细致
上海市

      在9月17—21日的第十七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上,就癌症筛查的问题,以下几位与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在此撷取精华,以飨读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北京307医院乳癌科主任江泽飞表示,在中国目前医学水平和知识水平差异很大的人群中,通过筛查提供一定的警示,发现一些新病例无可厚非,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数年才做一次体检。

     “关于癌症筛查所牵涉的社会效益问题,我向来都是正面地去理解。因为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要我下结论的话,我认为该做的筛查还是要做,但不要乱做,不能因为国外的某些研究结果就否定筛查的意义,不进行筛查。”江泽飞称。

     江泽飞同时表示,筛查与普查不同,筛查的目的是从固定人群中提前发现一些病例,其筛查人群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暴露率、发病率。以乳腺癌的筛查方式为例,既有手查也有X线筛查等方式,并非所有年龄段的妇女都应该接受X线筛查。我倒更建议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去了解这些项目的意义,在不同的社区、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方式的筛查,实现资源的合理投入。比如,在筛查时间的选择上,不要错过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所以,我认为与其单纯地去说某一个筛查项目,倒不如去建立一个综合的医疗保障体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则表示,对于癌症筛查的意义,我不赞成从是否降低死亡率这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因为目前学界共识是肿瘤患者存活5年以上就算治愈。从远期考虑,筛查可能对患者没有什么意义,但从近期考虑,筛查有利于早诊早治,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5年或10年生存率。“从美国推行的大肠癌筛查项目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筛查的意义。20年前,美国在推行大肠癌筛查时曾遭到国会许多人士反对,但推行20年后,美国的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目前,日本的胃癌、食管癌治愈率很高,这得益于他们的早诊早治和较强的筛查意识。相较之下,中国人的疾病筛查意识淡薄。”张晓东称。张晓东还表示,对相关研究的解读,首先应认清其限定的范围,比如针对何种疾病采取何种方式的筛查等等,否则可能会使我们为推行多年的肿瘤早诊早治理念所做出的努力功亏一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唐磊则认为,对于筛查只有小部分人获益,大部分人是“陪绑”的观点,其实是个伪命题,若不筛查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属于小部分还是大部分呢?在目前肿瘤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了、无法进行预测和预防的前提下,谁都有可能成为小部分中的一员。所以即便筛查对降低总体死亡率的贡献再低,对于阳性个体的意义就是百分之百。因此相关专家应该在筛查方案的个体化、早期阳性征象的鉴别等实质性领域开展工作,而非争论筛查该不该做。“至于各类含X射线检查的副作用,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筛查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内,有致癌或造成其他身体伤害的风险。”唐磊称。

2
在线问公立医院医生
问诊介绍
快速问诊
评论
微信关注医生
头像
孙高峰 肿瘤及防治科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好评 5.0
接诊量 1.1万
同行认可 100
百强医院
从业21年
服务态度好
专业有效
耐心细致
上海市
二维码
截图或保存上方二维码图片至手机相册 > 打开微信扫一扫 > 点击右上角“相册” > 选择本图片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