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发作的奇怪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07-18 2314人读
已通过实名认证
执业资质已审核通过
庞继松 精神心理科 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好评 5.0
接诊量 2万
同行认可 100
2023好医生
可开处方
从业17年
回复快
高性价比
服务态度好
温暖贴心
专业有效
耐心细致
天津市

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发生强烈不适,可有胸闷、气透不过来的感觉、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发作可无明显原因或无特殊情境。还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拥挤人群、商店、公共车辆中发作。它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频死感或惊慌感,以及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为特点。

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餐、散步、开会或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同时患者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跳出来;胸闷、胸前区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死去。因此,患者会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抱头鼠窜,有的出现过度换气、头晕、面部潮红、多汗、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这种发作,一般5-20分钟,时间较短,即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自觉一切正常,但不久有可突然复发。

预感焦虑

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惴惴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

求助和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在发作的间歇期,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肯单独出门,不要到人多热闹场所,不要乘车旅行等,或是出门要有他人陪伴等。

惊恐发作常见心理学原因:

存在感,价值感与安全感,都依赖他人对你的看见与肯定

你合并与内化所有他人对你的态度,就有了存在感,如果他人对你无人问津,你就是空虚的,不存在的,除非你已经在早年获得了稳定的存在感与价值感,成年后,才受得住无人问津与否定。

他人对你的肯定,构成了你的价值感,你觉得你是好的,值得的。

健康的心理,不仅要有存在感与价值感,还要有稳定感,无论有怎样的冲击,你都能始终坚守你价值感与存在感。

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存在感与价值感的滋养,与亲友见面,如果你没打招呼,大多人会有受伤感、气愤感。 因为这至少是冒犯了对方了的存在感。或者你自己没被招呼,也会感到受伤。 在争吵中,双方说一些贬低对方价值感的话,是很有破坏力的比较毒辣的话。

在婴儿期,存在感与价值感的滋养必不可少。 如果缺失,对心理健康有根本的负面影响。对婴儿,尤其是老大,或者独生子,多半都会被充分照顾,家人带着激动的喜悦的珍视的心情,迎接宝宝的到来。 只有少数情况,主要看护者结婚太早,在心理上尚未做好结婚的准备,或忙于生计,或有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困扰,才会导致婴儿得不到照顾。

婴儿期的缺失,需要较长的时间补偿,而成年后的缺失,则不需要多少时间。

3岁前,多无记忆,但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困扰表现,以及主要看护者的性格等情况,进行推算。 还可以在意象与梦里找到印证。

困扰表现如下,不一定所有的表现你都有。

1、隔离情感

对于婴儿,一个刺耳的声音,内心的一个幻想,肚子饿了,没人在身旁,被怒吼等,都是危险。 当他遇到危险时,惊恐不安,但不会说,不会倒下,不会发抖,只是以哭的方式展现,这时天生的依恋习惯被激活----他要寻求可亲近的人,但没人关注他,这让他感到绝望,为了让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击垮,他选择了隔离情感。

真正的需求与情绪的流动,才是真正的自己,才是真我。 隔离情感,往往等于隔离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成为了一个过度理智化的人,没有跟随喜怒哀乐的情绪流动。久之,真我是枯槁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2、回避人群与社交恐惧

面对负面的强烈的情绪,除了隔离,有的会选择投射,把内心不好的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 你冷漠,于是认为别人是冷漠的,你心中有愤怒,于是认为别人会害你,会攻击你。进而感到恐惧。 为了回避恐惧,就选择回避人群。

3、习惯迎合、讨好别人的假我强大

假我,又称为人格面具。活在别人认为的"正确"里,这样就容易赢得别人的看见。 "缺爱的人,执着于追求更大的成功"。你成功了,表面上看也很开心,但灵魂深处,可能是匮乏的、空虚的、寂寞的。

有的朋友从小有某个特长,从此人见人夸,一改之前无人问津的寂寞状态,于是自己热衷于发展自己的特长,这种模式持续20多年后,往往都难以觉察自己热衷的,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只是一股脑儿的觉得它很重要,如果失去了,会感到十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误把面具与假我,当成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生命岌岌可危,因为它的生死,由别人的看法决定,而别人的看法,注定动荡多变。

对假我的滋养,并不能让自己真正满足,最终你容易觉得,人们看见的,是我外在的那些成功和特长,并不是真正的我。 真正的我仍然是无人问津的、匮乏的。

4、内在空虚,一个人独处困难

因为缺少回应与互动,没有可认同的对象,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没有确立,生活也就没有目标与奔头。 当忙完了必要的日常事务后,一个人独处,就感到空虚。

5、怕死与怕生病

虽然有健康的肉身,但有意无意地觉得自己是脆弱的,担心自己会支离破碎,害怕在被批评时,丧失自尊和自我完整性。 有时候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丢弃一贯的自命不凡。有时候觉得自己内心过于纤弱而难以承受压力。 这种内在的感受容易被转换成对躯体健康的关注,表现为疑病观念,对死亡的极度恐惧。

6、渴望拥抱与抚摸

看护者对婴幼儿皮肤的抚摸与拥抱,带给了婴幼儿在皮肤触觉方面的存在感,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安全感与免疫力。 反之,缺少抚摸,则容易生病。

婴儿期缺失拥抱与抚摸者,长大后,对成人之间的拥抱与抚摸,十分渴望,难以放下。 当婚姻关系中仍然缺失这些的时候,渴望抚摸与拥抱,成为有强烈出轨冲动的内在动力之一,但你自己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出轨,只是很纠结,觉得这样对婚姻不忠。

7、低价值感

即使你在某方面做的已经很不错,但你自己仍然视而不见。 你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找工作的时候,像乞讨一样求他们给予你工作,进而更加紧张焦虑,而没有想,我是来带给你们效益的。在婚恋关系中,你觉得你不配对方。

低价值感会引发许多所谓的症状:

①在社交中,自卑。

②引发自尊脆弱型强迫症

③一方面想要有作为,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可能有什么价值,这种冲突引发焦虑。

8,低安全感

打电话给家人,没人接,于是十分恐惧,那种家人已经死掉了的感觉,自己已经被抛弃的感觉,简直就像是真的。 要反复打电话,直到家人接了,心中的石头才落地。还有特别担心父母生病离自己而去。

这是典型的失去重要他人的恐惧。

有些惊恐障碍的朋友,非要有一个人陪着才安心,一个人在家也感到不安,一个人坐车就更害怕了。 这也是恐惧失去重要他人的表现。

绝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困扰,所以难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其痛苦。

这种困扰的形成原因:

是在婴幼儿时期,主要看护者不固定,使你的"客体恒常性"没有建立起来,"客体恒常性",——顾名思义,自己之外的那个客体永恒在那里,常常在那里。 通俗地说:内心已经形成了关于主要看护者的稳定图像,并相信ta永远与我在一起。 当主要看护者没在时,也觉得ta在那儿了。 反之,客体恒常性不够者,主要看护者不在时,就觉得ta从此消失了。

形成了"客体恒常性",这个心理发展任务,正常情况是在3岁左右完成的,那时,主要看护者慈爱、稳定、凝聚的图像,在孩子心中形成了。

如何获得存在感,价值感与安全感?

只看书是不够的,必须在关系中疗愈,在人际关系中,重拾存在感与价值感。 对已经有存在感与价值感的朋友,可以独处,甚至喜欢独处,对别人是否回应自己,也没强烈的兴趣。

但对缺失者而言,虽已成人。内心占主导地位的人格,却仍然是小孩,内在小孩很容易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回应。

1.正视症状,不要逃避

在惊恐的初期症状面前屈服或试图逃离,就是相当于告诉自己你不能应对这种情形。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只会产生更多的惊恐。而更有益处的态度应该是:"噢,这些感觉又来了,不过我的身体经受得起这些反应,也能控制它。我以前成功克服过,这次也一样。"

坦然接受

当你试图和惊恐较劲的时候,你其实只能使自己更紧张。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思考,让那些出现的症状(比如心悸、胸闷、手足出汗、眼花等)顺其自然地发生和消失,这反倒会使你很迅速而轻松地渡过惊恐。克服惊恐的一个关键就是,不管这些生理唤起多么不寻常或者让你多么不舒服,你都不要惊慌焦虑,只需要平静地关注这些生理变化就行了。

顺其自然

让你的身体症状顺其自然地变化而不是惊惶不安地和它故意较劲,不要自己吓自己,而是要和症状和平相处,告诉你自己那是安全的。比如可以对自己说:"这些终会过去的""就让身体经历一下这些变化吧"或者"我以前经历过这种情况,都过来了,这次也一样!"。

2.发展安全的人际关系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相对更好的关系,是心理咨询关系,因为在现实关系中,很少有人能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持续50分钟投注在你这边,很少有人能每周坚持倾听你的人生故事,并前后联系所有的故事,给你更高视角的反馈。 很少有人能不带评判与成见的倾听。很少有人能本着"每个人都有无限潜力可开发"的真理,反复启发你相信自己。 如果在心理咨询关系之外遇到了这样的人,你真是很幸运。 如果有宗教信仰,会有帮助。因为佛菩萨或者耶稣,是最完美的最永恒的父母,永远在那儿。

3.养小动物

现在,有的人特别喜欢养小狗狗,其内心深处有填补客体的的动机,狗是无条件爱主人的,是很好的客体关系修复人选,然而,小狗狗寿命终究不长,因此受到再次创伤的案例,也是有的。  

4.不跟随灾难联想

焦虑者一个接一个灾难联想,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害怕与恐惧情绪,情绪又导致了躯体反应。 而定力可以阻断灾难联想。 将注意力持续放在任何一点上,虽有念头不断升起,但你反复把注意力拉回来。 常用的方法有观呼吸,止心足下,耳听声音,眼看手动作,意守小腹等等。

方法是简单的,难点在于能否坚持反复练习,能否容受一开始的没有效果。

方法不在多,多了反而不定了。重在选定一个方法,每天定量练习。

祝大家早日康复❤️




8
在线问公立医院医生
问诊介绍
快速问诊
评论
微信关注医生
头像
庞继松 精神心理科 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好评 5.0
接诊量 2万
同行认可 100
2023好医生
可开处方
从业17年
回复快
高性价比
服务态度好
温暖贴心
专业有效
耐心细致
天津市
二维码
截图或保存上方二维码图片至手机相册 > 打开微信扫一扫 > 点击右上角“相册” > 选择本图片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