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始创于1958年,地处番禺市桥城区中心,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一所服务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广东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此外,医院还与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协作成立脑病治疗中心,与南方医科大学—华银医学检验中心协作成立病理科。2013年,医院年门诊量达113万人次,出院16574人次,开放病床600张。在番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番禺区人民医院旧址于2009年底划归番禺区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增加了六倍,扩大到30555.3平方米。医院改扩建项目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规划,目前重点开展近期规划建设(东院区改造),近期规划建设以800张病床的规模进行立项,总建筑面积约103459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34亿元。中远期规划正在做规划控制工作。 一、特色优势 医院坚持走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坚持继承与创新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中的特色优势,逐步形成以骨伤科等重点专科带动医院各学科全面综合发展的医疗格局。逐步从“大专科、小综合”向“强专科、大综合”的方向转型发展。 目前,全院共有14个科室制定了36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手术科室也制定了优势病种围手术期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在门诊部、住院部分别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等,进一步将中医药特色服务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在凸显中医药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内、外、妇、儿、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目前也形成了综合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二、优秀的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员工1060人,医药技护人员786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学历74人,博士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83人。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5人,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共15人。 三、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医疗设备总值1亿多元,拥有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菲利浦多排螺旋CT机、美国膺视酷眼准分子激光系统、西门子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近两年,医院共投入100万元建设膏方调剂室及购买“治未病”相关设备。 四、健全的学科设置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其中包括: ?? 临床科室19个: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推拿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治未病科、麻醉科、体检科、口腔科。 ?? 医技科室8个:药学部、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功能检查科。 骨伤科现有七个病区,在番禺区骨伤科病人收治量最大,是目前广州南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骨伤科。骨伤科目前能开展四肢、脊柱等各种骨折的内固定术,肩、髋、膝、指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脊柱侧弯矫正术,腰椎及颈椎各种开放性手术,其传统的中医骨伤诊疗方法如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等也疗效独到。 脑病科大量运用中药、中成药,配合针灸、理疗、按摩推拿等中医康复手法,以治疗脑血管疾病为主,并开展多种脑病科疾病如眩晕、头痛、郁证等治疗。 针灸科除了对普通常见病、多发病有显著疗效外,对亚健康状态、急慢性损伤以及小儿脑瘫等疾病有非常独到的疗效,深受患者信任。 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中西医临床经验,以内服中药联合外治为主要特点,辨证与辩病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效显著。养治相结,通过中医护理,食疗宣教,提高患者自我养生保健能力,增强体质。 眼科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也有较大的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量仅次于中山大学眼科医院,在广州地区中医院名列前茅。 五、科研与教学 科教工作坚持医疗、教学、科研及成果应用紧密结合,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带动全院科教工作不断前进,形成了医、教、研协调发展的格局。 承担香港中医学术促进会会立中国中医推拿针灸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江西九江学院、湖南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增城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医药技护学生教学、实习任务。目前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师1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已招收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中医硕士研究生7名。 近年,医院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3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7项,区级科研课题立项18项。
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