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前身为安徽省建医院,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2008年12月整建制划转至安徽医科大学管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22年5月,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挂牌,中心实质性并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体化管理,更名为安医大一附院北区。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目前为“一院两区”格局。新院区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米,一期开放床位1000余张。屯溪路院区位于合肥市屯溪路372号,占地23亩。 在建项目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1790㎡,建筑面积22282㎡,设有250张床位。项目明确“新旧融合、整体协调、平战结合、灵活转换”的总体设计思路,落实《安徽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是构建安徽省“1+5+N”重大疫情分级分层分流医疗救治体系重要保证。项目已于2021年底开工,预计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 医院现有职工1235人,其中江淮名医3人,高级职称人才14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6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2人。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专科实力雄厚。设有 36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普外科获批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病理科、公共卫生临床检验中心为省级重点专科,吴香山中医外科流派工作室入选全省首批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血液内科为全省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5家医院之一。医院拥有心脏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单髁置换、体外膜肺氧合(ECMO)、4D植牙实时动态导航等100余项国内、省内领先水平的医疗技术。 近年来,医院大力发展特色诊疗技术,先后成立安徽医科大学疑难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心、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心、中西医结合全周期健康管理中心、舒适化诊疗中心、甲状腺结节中心、房颤中心、胸痛中心等特色诊疗中心。积极融入长三角健康一体化进程,心血管内科、眼科、病理科、口腔科等一批龙头科室先后加入长三角专科联盟。 医院配有64排CT、40排方舱CT、3.0T磁共振、DSA、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MO)、超高清腹腔镜系统、数字病理切片扫描系统、全自动检验流水线、高档全身应用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拥有21间配备齐全的百级层流手术室。医院实行数字化管理,通过“一卡通”就诊、安康码“一码就医”、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体系,促进就医流程便捷化、精准化。 长期对标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医院教学、科研实力突出。拥有集教学、培训、考核为一体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有24个教研室,现有在岗教师226人,承担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任务。2020年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16个临床专业组可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积极拓展科研平台,与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建超1000平米的实验室和生物样本库。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10余项,省厅级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160余篇。 近年来,医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引领,抓落实、谋发展、求突破、开新局,奋力推动医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院以来,医院积极履行公立医院担当使命,彰显家国情怀,先后参与了唐山大地震、1984年安徽特大洪涝、汶川地震,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全国重大灾难事件的紧急救援。新冠疫情以来,先后派出医护人员以及公共卫生管理团队参与援鄂医疗队、援沪医疗队,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肯定与鼓励。派出大批医疗骨干参与援外医疗队、“百医驻村”、送医下乡、义诊等公益志愿行动。数名职工荣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抗疫先进个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充分利用大型医院的综合优势,发挥医教研辐射带动作用,与省内数十家县(市)医院建立医联体,诊疗基层百姓数十万人次,2021年挂牌“台胞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近年来,医院先后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爱婴医院”、合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