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身治疗
1.对局限性一度或浅二度者不需全身治疗,疼痛者可酌给复方阿斯匹林或凡拉蒙等止痛剂。对大面积深二度、三度者转外科处理。外感感染严重者,应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若烧伤面积大,必须重视全身治疗,如抗休克、抗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等。若烧伤面积大,及时移植自体皮,减少疤痕的形成。
二、局部治疗
1.一度及浅二度:先以75%酒精清洁创面后,选用清凉乳剂(参见带状疱疹)外敷,或鸡蛋清加入5%硼酸粉调匀涂敷,外用凡士林纱布包扎。有水疱糜烂者,可先在无菌情况下刺破水疱,放出内容物,然后选用雷夫奴尔湿敷10%,或氧化锌软膏或10%代马妥软膏外涂,可防止继发感染,促进上皮恢复。也可用市售京万红软膏外涂局部,1日2~3次。
2.大面积深二度、三度除外科处理外,亦可用紫色疽疮膏和化毒散软膏各半混匀外敷,待腐肉脱净后,疮面内芽新鲜时可用生皮粉撒疮面上,上敷甘乳膏。
烧伤紧急处理
烧伤病人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①脱离致伤原因:被热水或热液浸润的衣服立即脱去,小面积的四肢烧伤可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也可用冷水持续淋洗,约10 min,可减轻疼痛和局部热力损害。酸碱或其他化学烧伤,创面应立即以大量清水冲洗较长时间。生石灰烧伤应用机械方法将附着于皮肤的石灰粉粒移去,然后再用水冲,以免石灰遇水产热而加重烧伤。无机磷烧伤应立即以湿布覆盖创面或浸入水中,以防磷遇空气继续燃烧。处理时,应尽量将磷颗粒去除,再用5%苏打水温敷包扎。忌用油质敷料,因磷溶于油后可加速吸收,引起中毒。
②镇静止痛:先了解病人在现场是否接受过镇痛剂及其剂量,以防镇痛剂超量。休克病人,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循环障碍,肌内注射药物吸收不良,故镇静药物均应静脉注射。吗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2mg.哌替啶(度冷丁)为每公斤体重1—2mg,以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静脉推注。每6h可重复注射1次。但1岁以下的婴儿忌用哌替啶或吗啡。静注镇痛药后,倘若病人仍烦躁不安,很可能是缺氧、血容量不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切忌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注射镇痛药,造成逾量中毒。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面、颈部特别是口、鼻周围有深度烧伤、临床表现有口腔粘膜苍白、水肿,并伴有发音嘶哑或有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切开。并给氧气吸入。
④检查有无合并外伤和中毒:如有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内脏破裂穿孔、内出血、四肢脊柱骨折和一氧化碳或其他中毒等同时存在时,应立即给予有关处理。
⑤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凡成人烧伤面积超过30%或Ⅲ度面积超过10%;小儿烧伤面积超过10%或Ⅲ度超过5%;或电击伤者均可发生休克。应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如烧伤总面积超过50%或Ⅲ度面积超过30%者,应同时输入全血或血浆。
⑥放置留置导尿管:凡成人烧伤面积超过30%,小儿超过10%者,均应放置留置导尿管,按照每小时尿量调整休克期补液速度。
⑦清创:清创必须待休克稳定和病人安静后方可进行。剃除烧伤部位及附近毛发,剪除指(趾)甲。创面可以用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或1:2000氯已定溶液轻拭;被尘土污染之创面,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创缘皮肤,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再以1:1000苯扎溴铵或 1:2000氯已定溶液轻擦。浅Ⅱ度烧伤之小水泡可不予处理,大水泡低位剪破,排空内容物。深Ⅱ度及Ⅲ度创面之残留表皮应尽量去除。四肢环形焦痂缩窄影响肢体远端血循,胸腔及颈部环形焦痂影响呼吸者,应作焦痂切开减压术。减压切口应达深筋膜;如为电击伤应同时将深筋膜切开。根据烧伤创面的部位、深度及具体条件,给予包扎或暴露疗法。
⑧预防注射: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成人3000u,儿童1500u.
⑨转送:如确有必要转送至烧伤中心进一步抢救治疗之病人,应在休克平稳后,才能转出。切忌在休克高潮时(即伤后72h内)转送。呼吸道有烧伤而未做气管切开的病人,转送途中应作好气管切开的充分准备,并携带气管切开之器械。如用飞机转送,途中病人应横放,如因机舱狭小,无法横放时应将头向机尾,足向机头,否则飞机起飞时,病人可因重力造成脑部缺血,甚至导致死亡。转送前及途中严禁用冬眠药物或其他周围血管扩张剂。
烧伤休克期补液
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及创面,其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休克。在烧伤渗出液中的电解质含量与血浆内相仿,蛋白质含量约为血浆内含量的一半,然而大部分为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易渗出。渗出的速度以烧伤后6—8h内最快,以后逐渐减慢。烧伤面积越大,Ⅲ度面积越广泛,则休克发生越早。中面积及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大多发生在伤后6 —12h内;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1h内即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总面积超过80%,伤后2h入院的休克发生率高达50%—60%.
(1)补液方法:成人浅度烧伤面积<15%、小儿<10%(非头、面部烧伤),可口服烧伤饮料,以补充体液的丢失。中面积及大面积烧伤、电击伤以及小儿头面部烧伤均需静脉补液。由于近年来热风疗法的推广,成人每日的水分量需要为3000—4000ml,儿童70—100ml/kg,婴幼儿100— 150ml/kg.应于24h内均匀输入,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给胶体及电解质1.5ml.第二个24h补给前24h输入的胶体液和电解质的半量,水分量同第一个24h.第三个24h,在烧伤总面积超过50%的病人中可补给适当量的胶体、全血和(或)血浆400—800ml或50%人体白蛋白 125ml.水分尽量口服,不足的量,由静脉补给。大面积烧伤病人创面蒸发量大,仍有必要继续自静脉补充水分。烧伤总面积小于50%、Ⅲ度烧伤在30%以下者采用盐水疗法,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所需要的平衡盐溶液的总量平均为4ml.其中半量在伤后8h内输入,其余量在16h内输入,不补胶体及水分。
第二个24h不再补电解质溶液,仅补胶体及水分,胶体补给量为500—900ml.按上述方法补给,每小时尿量要求为50—100ml.
(2)休克期液体疗法注意点:胶体通常用全血或血浆。从丢失液体的性质和伤后早期血液浓缩来看,宜选用血浆。大面积Ⅲ度烧伤细胞破坏多,剩下的红细胞的半衰期亦明显缩短。因此在水肿吸收期即需补给足量全血。此外,要根据病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纠正休克。大面积深度烧伤,红细胞大量破坏,释出血红蛋白和肌肉大片烧毁(如电击伤),导致游离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通过肾脏排泄。游离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刺激肾小管引起血管痉挛,并可在酸性环境下析出沉淀,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和加速补液,同时静脉快速推注20%甘露醇或速尿。有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的病人,每小时尿量要维持在50—100ml.
烧伤创面处理
烧伤早期创面处理原则是使创面干燥结痂,造成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或在创面上应用穿透性能强的杀菌或抑菌药物,使烧伤坏死组织中保持足够的杀菌(或抑菌)剂浓度,以抑制细菌繁殖,为量度烧伤的再上皮化以及Ⅲ度烧伤的去痂植皮创造条件。
具体处理方法:
①包扎疗法:创面敷一层细质纱布,外面加脱脂纱布和棉垫。可使创面得到充分的引流,保护创面,便于使用外用药。各种外用药可直接涂于创面上或配制在包扎的纱布上或涂在内层纱布上。
②暴露疗法:应选择一个消毒后的清洁病室,室温为26—32℃,休克期由于创面渗液大量蒸发,吸收大量热量,因此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2℃以上。病人清创后,置于无菌纱布垫的床上,使创面直接暴露在温暖、干燥、清洁的空气中。为防止某些受压部位创面潮湿,可定时侧身暴露,或用翻身床定时翻身。还可加用热风疗法:病人睡在大孔泡沫塑料垫上,上置单层纱布,将热源(红外线或电热)和送风器(电扇)组成的“热风机”放在大孔泡沫塑料垫下。热风经泡沫塑料孔吹至病人创面,可使创面经常保持干燥,造成一个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暴露疗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创面形成一层干痂,从而减少病原菌的繁殖。经过正确暴露处理的创面,深Ⅱ度有时可获痂下一期愈合;Ⅲ度创面可以形成一块完整坚硬的焦痂。为促使创面迅速形成干痂,在浅Ⅱ度的创面上可采用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草药如虎杖、四季青等。Ⅲ度焦痂或深Ⅱ度创面可涂2%碘酊或聚乙烯吡咯酮。碘酊除杀灭表面细菌和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外,并可使组织脱水,促使创面迅速形成干痂。初期处理时如决定作暴露疗法,应将已松脱之表皮层揭去,因表皮角质层有阻止水分蒸发的作用,使表皮下坏死组织不易干燥结痂。
③半暴露疗法:用单层盐水纱布、薄的油质纱布或含有各种抗菌药溶液的纱布一层,敷于创面上,目的在于帮助深Ⅱ度创面结痂或用以固定植皮创面上的皮片。近年来由于磺胺米隆及磺胺嘧啶银水溶性冷霜的广泛应用,半暴露疗法已不仅限于上述目的。由于要使上述两种药物在创面组织中达到足够的杀菌或抑菌浓度,因此冷霜应有相当的厚度(一般为2—3mm),为防止冷霜流失应外加单层纱布。这也是一种半暴露疗法。
四、烧伤植皮 Ⅲ度烧伤除面积很小(直径<1cm),可赖创缘上皮爬行而致疤痕愈合外;面积大者,必须进行自体皮肤移植。植皮有肉芽创面植皮、削痂创面植皮、切痂创面植皮、大张皮片移植、小皮片移植、网状植皮、异体皮肤移植及人造皮等。
五、烧伤感染 烧伤创面是一层坏死组织,坏死组织下方及四周均有少量的血浆样渗出,此种渗出物是极好的细菌培养基。加之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不能进入坏死组织,因而细菌首先在焦痂表面繁殖生长,然后可沿毛囊向深部蔓延,在毛囊根部向四周扩展,细菌也可从焦痂表面直接侵入至焦痂深层。细菌不但在坏死组织内大量繁殖,且可向邻近未烧伤之正常组织侵犯,并在正常组织中继续繁殖。感染表现为创面脓毒症和败血症。
烧伤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①加强创面处理:仔细清创后,创面可涂1%磺胺嘧啶银水溶性冷霜及10%磺胺米隆水溶性冷霜,每日2次。滋长真菌,则需同时将1%丙二醇和克霉唑(三苯甲咪唑)以1:1(w/v)之比例调入含有上述药物的水溶性冷霜内,以预防及治疗真菌感染。如已发生创面脓毒血症者。病人全身情况估计可耐受一次较大的手术,且能在一次手术中将大部分创面切除者,可用手术方法将创面及创面下部分健康组织(一般切除平面在深筋膜)一并切除后,立即以异体或异种皮肤覆盖,待感染控制,情况稳定后,再换植或嵌植自体皮肤。
②合理使用抗生素:近年来烧伤创面细菌以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粪链球菌为主,其余依次为硝酸盐阴性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因此抗生素要选择应用,不但局部而且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