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绍
舌炎是指舌头发生的各种疾病。舌头是人体的特殊部位,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常能反映内脏功能的改变,所以在中医诊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实,舌头本身也可以发生各种疾病,常见的有舌部的咬伤、烫伤、溃疡、肿瘤等。还有一些特殊的舌病,是由于发育的缺陷或某些特殊原因造成,临床医生应注意识别。
展开全部
高发群体
无特定人群
展开全部
传染
无传染性
展开全部
症状
舌炎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舌乳头的充血、红肿以及疼痛的感觉。
损害特征
舌面有数片红色斑点,表面光滑似涂釉状,舌面也可大部分呈紫红色牛肉样,表面平滑。在红斑上或正常舌面上常伴发浅表性溃疡或复发性滤疱性口炎。女性病人的阴道黏膜也可同时发生类似病变。
好发部位
多见于舌前部,特别是舌尖及舌缘。自觉有麻木感及灼热痛,进食时明显。有时唾液减少出现口干等症状。
病程
病程迁延,缓解与加重交替出现,病因未除者难以治愈。
展开全部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贫血,判断贫血的类型。
2、细菌培养
判断感染的发生,还可以明确病原体。
3、必要时为了与其他舌部疾病进行鉴别,会取舌部的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活检。
展开全部
诊断和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光面舌
又称舌乳头萎缩,由于丝状乳头萎缩使舌表面色红而光滑,类似于中医所说的 “镜面舌”.
2、皱襞舌
又称阴囊舌、裂纹舌,表现为舌背有许多放射状或不规则沟回,使舌面状如阴囊的皱襞,因而得名。本病多属先天发育缺陷,多见于婴儿,与遗传有关。但维生素B族缺乏或粘液性水肿患者亦可出现典型的皱襞舌。前者不需治疗,后者当针对病因治疗。
3、地图舌
多见于男性儿童,为原因不明的良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舌面部分丝状乳头减少,形成不规则状或地图状,色红,边界清楚。一般无自觉症状,患者自己不易察觉。病程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大多能自然缓解,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故无需治疗。
4、黑毛舌
为丝状乳头增生和角化过度,加上产生色素的细菌或真菌作用,局部色素增加,使舌质表面呈黑色或棕灰色,一般无症状。本病多见于中年,原因不明,有的与服药有关,如某些抗生素或治疗溃疡病的药物等,有的与吸烟有关,一般不需治疗。
5、强直舌
又称结舌症,主要是由于舌系带短小使舌的活动范围受限而影响说话,为发育缺陷所致。如果明显影响舌的正常功能,可以考虑外科手术纠正。
6、巨舌
即舌的体积增大。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先天发育异常者不需治疗,由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等引起的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淀粉样变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7、舌痛症
与舌灼症、舌热症同属一类,为舌的主观感觉异常。常见于中年或老年妇女,或局部疼痛,或烧灼感,或局部发热,性质和程度不同,以舌尖部最敏感。疲劳、饮酒或刺激性食物均可增加不适感,口腔检查无任何异常发现。本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也可能伴有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烟酸缺乏等。一方面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全身性疾病,同时要解除患者的顾虑,保持心情舒畅。
8、舌头溃疡
表现为舌体出现溃疡面,色红、疼痛,甚至舌体或舌边干裂,多继发于贫血、银屑病、消化系统溃疡及维生素缺乏等。
展开全部
治疗
治疗时首先要认真仔细地检查舌部及整个口腔,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舌痛。
若确未发现阳性体征者,应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定期做检查,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舌痛症状就会解除。
必要时可用谷维素10mg,每日3次口服;或用0.5%~1%普鲁卡因液局部封闭;
伴有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试用雌激素治疗可有较好的疗效。
明确病原菌感染,抗感染治疗。
展开全部
护理
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及肥腻的食物。可吃粥、面条之类易消化食物。
展开全部
饮食宜忌
适宜食物:
1、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
2、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首先地图舌的出现和营养状态有关,有时是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这时就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3、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饮食禁忌:
1、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2、少吃零食。
3、不吃膨化食品。
4、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
5、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
展开全部
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一定要用清水含漱,必需将舌尖抵住下颌前牙舌侧,使舌背向上拱起,以便裂沟扩张,而利于漱净滞留在内的残渣。
2.在炎症期间,可用于消炎防腐含漱剂。
3.继发感染时口服抗菌素,局部涂抹鱼肝油乳剂。
4.口服黄连糖也能消炎止痛。
5.也可以到医院口腔科切除裂沟内上皮而与以缝合。
6.服用vb和锌剂也有一定疗效。
展开全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检查和治疗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