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绍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展开全部
高发群体
所有人群
展开全部
传染
无传染性
展开全部
症状
常见症状:便血、粘液便、便秘、腹痛、腹泄、肠套叠、腹绞痛、肠道出血。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展开全部
检查
1.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2.肛镜、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3.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4.病理检查明确息肉性质,排除癌变。
展开全部
诊断和鉴别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还会询问患者平时的饮食、运动习惯如何,以及是否有相关的家族史等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便常规、便潜血试验、钡剂灌肠、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内痔:内痔的症状与结肠息肉极为相似,尤其应注意与直肠息肉相鉴别。两者均有脱垂之症。但内痔多生于齿线上3、7、11点母痔区,呈分颗脱出,无蒂,基底较宽,便血较多。

慢性痢疾:也有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但大使时无肿物脱出,大便次数较多而无形状改变。多有急性痢疾病史。

肛乳头肥大:肛乳头肥大位置低,固定于齿线附近,质较硬,去向不光滑或光滑呈椭圆形,压痛,手指可将肿物报出肛门外,呈灰黄色,一般不出血,乳头过大脱出频繁致炎时可产生嵌顿而出现红肿疼痛现象。

大肠癌:大肠癌早期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仅有排便习惯的改变。便血是大肠癌的常见症状,血量多少不等,大量出血少见而便意频繁,粪内脓血。伴有里急后重,肛门或直肠有满胀感。大或环形癌有腹痛和腹脓的肠梗阻症状。如侵犯直肠或肛门周围、排粪时肛门疼痛。晚期侵及能神经丛,有既尾部和坐骨部疼痛。如侵及膀肮或前列腺,有膀肮或尿道炎症状。周身疲倦,体重减轻,食欲不好,呈恶病质。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也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缓急和病程进展情况不一,有的发病急骤,症状很重,病情迅速恶化;有的发病或急或慢,继之为慢性病程;有的则病程较缓,症状偏轻,间歇发作,有缓解期。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结肠受累范围有关。当病变受限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时,症状可仅为大便带血和园液,便次仍接近正常,大便基本成形。病变范围扩大后,大使稀或水样,混有血、黏液及脓状物,便次较多,并有下坠感。此外,尚有无力、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
展开全部
治疗
1.微创治疗(内镜)

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的息肉可行内镜下切除,并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手术治疗

息肉有恶变倾向或不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或内镜切除后病理发现有残留病变或癌变。

3.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如有出血,给以止血,并根据出血量多少进行相应处置。

(2)病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炎性息肉参见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3)预防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可服用塞来昔布减少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数目,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
展开全部
护理
对于结肠手术后的患者来说
(1)如果排气了,西医不忌讳吃所谓“发”(肉、鸡蛋、海鲜等)类的食物,但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
(2)术后要吃“细粮”,不能吃芹菜、蒜苔、韭菜、卷心菜等粗纤维的食物。可以做奶白鲫鱼汤、牛尾汤,大补的,非常适合术后饮食。
展开全部
饮食宜忌
饮食结构要均衡合理,应少吃肥肉、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戒烟限酒,这样既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有害废物对肠道的损伤。
展开全部
预防
俗话说病从口入,肛肠疾病的预防更是要重视饮食预防。肠息肉作为肛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除了要注意及早检查和治疗外,更要重视疾病的早期预防。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对应预防肠息肉非常重要。
首先,要戒烟限酒。世界卫生组织早有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其次,饮食要掌握好禁忌。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对于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再次,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第四,要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第五,日常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展开全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检查和治疗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