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表现

T- T+
2022-06-22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脑发育不成熟,生后易发生缺氧、颅内出血、感染和黄疸等疾病,使不成熟的大脑更易受到损伤,导致脑瘫等伤残的发生。早产儿中脑瘫发生率约为
3%
,出生体重越低,脑瘫发生率越高,体重<
1500g
早产儿的脑瘫发生率是
10%

15%
。国内外资料显示,脑瘫发生率会随孕周降低而上升,出生体重愈低则脑瘫发生率愈高,双胎儿脑瘫发生率是单胎儿的
6.4
倍,小于胎龄儿是适龄胎龄儿的
6.5
倍。单胎体重<
2000
克,脑瘫发生率为
70.20‰
,为
2000

2499
克的
5
倍;体重<
1500
克时,脑瘫发生率比
1500

2000
克婴儿又增加了
2

5
倍。
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胎龄小、体重低及双胎儿的发育表现。要提醒的是,早产儿发育水平应按纠正年龄,即按预产期的时间计算年龄。如早产儿出生已
4
个月,但早产了
2
个月,孩子纠正后的年龄只有
2
个月,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和脑瘫诊断的扩大化。
那么
小儿脑瘫有哪些早期表现呢?
1
.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
3
个月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
4

5
个月时双手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2
.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表现为四肢紧张或松软。
3
.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头向后仰,
6
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
4
.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突然放低时会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的表现),一般
6
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则不会消失。有的脑瘫患儿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视听障碍等。脑瘫有轻也有重,脑瘫重的孩子将来不会坐、站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康复和医药费(每月数千至数万元)。年龄大的脑瘫患儿经康复等治疗,只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能治愈,对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但是上述异常表现如能早期发现,给以早期干预和正确的康复治疗,则会有恢复正常的可能。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