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公布,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发源地

T- T+
2021-06-09
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世卫组织要求和合作伙伴一起,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以预防动物和人类再次被该病毒感染,避免形成新的人畜共患贮主,以及进一步降低人畜共患疾病出现和传播的风险。

 
去年7月,世卫组织和中国着手开展病毒溯源研究的基础工作,包括商定研究范围、主要指导原则和主要预期成果。
 
之后,在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联合团队(17名中方专家和17名来自于其他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情预警和反应网络(GOARN)以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国际专家组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作为观察员参与本次溯源工作)在中国武汉进行了为期28天的考察研究。
 
昨天,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世卫组织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中文版)(以下简称《报告》),全文内容较多,大家可以拉至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处进行完整阅读,今天春雨君仅将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要点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快速查阅。
 

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发源地

自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刚刚爆发之初,因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一时间,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被置于了风口浪尖之上。
 
春雨医生
(图源:新京报)

2020年1月1日,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江汉区卫生健康局对其发出了“关于休市整治的公告”,直至今日,华南海鲜市场都未能恢复昔日繁华。
 
而今再次回顾,很多人发现,华南海鲜市场在此次疫情中,也只是个可怜的“受害者”罢了。
 
根据《报告》,“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但也有相似数量的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有些病例与任何市场均无关。12月在更广泛社区内的传播可以解释与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的病例,另外存在与该市场无关的早期病例,这可以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发源地。
 
“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感染是如何传入市场的,目前尚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在对病毒基因组和大流行早期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后,“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在暴露于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例中,有几例病例的病毒基因组是相同的,说明这些病例可能是某个聚集病例群的一部分。”
 
“但序列数据也显示,武汉市大流行初期就已经存在一定的病毒多样性,说明在华南海鲜市场群之外还有未采样的传播链。从生肉暴露或毛皮动物暴露的流行病学参数来看,没有明显的病例聚集现象。”
 

动物样本均未检出阳性结果

在新冠肺炎爆发的最初几个月里,蝙蝠、穿山甲甚至龟类都曾被认为是新冠病毒的潜在宿主,《报告》也指出,“迄今为止的调查和针对性研究的证据表明,在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了与SARS-CoV-2关系最密切的冠状病毒。样本病毒与SARS-CoV-2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提示上述哺乳动物可能是导致COVID-19的病毒的贮主。”
 

春雨医生

(图源:参考文献[1])

“然而,到目前为止,从99个物种中发现的病毒与SARS-CoV-2的相似度都不足以使其成为SARS-CoV-2的直接祖先。除了这些发现,水貂和猫对SARS-CoV-2的高度易感性表明,可能还有其他动物物种(鼬科或猫科动物,以及其他物种)是潜在的贮主。”
 
不过,《报告》显示,“在湖北省采取的蝙蝠样本并未发现SARS-CoV-2病毒存在的证据,中国各地野生动物的采样至今也未发现SARS-CoV-2的存在。
 
我国31个省共采集野生动物、畜禽标本8万余份,在SARS-CoV-2爆发前后均未发现SARS-CoV-2抗体和核酸阳性结果。通过对华南海鲜市场动物产品的广泛检测,未发现动物感染的证据。”
 
“华南海鲜市场的供应链包括来自于20个国家的冷链产品和动物制品,这其中有些国家在2019年年底前报告有SARS-CoV-2阳性样本,或发现有与SARS-CoV-2关系密切的病毒。”
 
“有证据表明,市场内销售的一些养殖野生动物物种制品对SARS-CoV-2易感,然而在本研究中,市场上采集的动物样本均未检出阳性结果。

有冷链货物的摊位出现病例风险更高

在上述动物样本检测过程中,“冷链产品未进行检测”。
 
“这些研究结果确实提出了可能存在不同引入途径的可能性,强调了有必要对这些供应链进行仔细的追溯和对样本进行检测。”

此前在多项报道及研究中已证实,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可以长期存活,可以在冷冻产品上被长距离携带。我国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之后的几次小规模区域疫情爆发,也提示与冷链有关。
 
《报告》指出,“华南海鲜市场有大量摊位出售冷链产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冷链货物的摊位出现病例的相对风险高于无冷链货物的摊位。”
 

春雨医生

(图源:参考文献[1]

“需要进一步分析来确定时空对应关系和纠正抽样中存在的潜在偏倚。其他应开展的研究包括追溯从2019年底前有SARS-CoV-2阳性样本报告的地区进口的冷链货物,以及通过访谈供应商追溯冷冻野生动物制品动从供货养殖场到华南海鲜市场的过程。”
 

向中国提供冷链产品的其他国家存在早期病例群

之前就有一些人怀疑,我国从2019年12月左右,最开始的疫情爆发,也许就是冷链输入,而这种怀疑并非空谈。
 
《报告》中表示,“在向中国供应冷链产品的其他国家,已经发现包装和产品上有SARS-CoV-2的证据。有证据表明,在向中国提供冷链产品的其他国家存在早期病例群。
 
《报告》同时提出,应“调查2019年底前有SARS-CoV-2阳性样本报告地区或是动物中发现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国家(如东南亚国家)的冷链或冷藏供应链。”
 
不过,《报告》同时提示,“与此同时,一定要区分冷链在国外输入病毒和市场本身发生疫情中的作用,后者可能是感染者污染了产品。”
 

病毒极不可能来自实验室

关于病毒出现的可能途径,国际联合专家组评估了四种引入情况:
 

人畜共患病向人类直接传播(溢出);

溢出后通过中间宿主引入;

通过冷链/食物链引入;

通过实验室事件引入。


春雨医生

(病毒可能出现的途径图示/图源:参考文献[1])

对于每一种可能的出现途径,联合专家组都进行了定性风险评估,考虑了现有的科学证据和发现,并陈述了针对每种可能性的论点。专家组评估了这些途径的相对可能性,并优先考虑进一步开展可能加深全球认识和理解的研究。
 
联合专家组对每种可能途径的可能性评估如下:

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被视为一种从可能到比较可能的途径;

通过中间宿主引入被视为一种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途径;

通过冷链/食品链产品引入被视为一种可能的途径;

通过实验室事故引入被视为极不可能的途径。


虽然该《报告》在“华南海鲜市场病毒起源论”、“实验室泄漏阴谋论”等方面进行了科学且明确的阐述,但对于新冠病毒是否早已在其他国家传播(如2019年初)、野生动物与新冠病毒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2021-6-8,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106/9cc99e263489472c833263a4dc7e0f0e.shtml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