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做“讨好型”人格的小孩

T- T+
科学心能量 ·  2019-03-20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的培养过程之一源于家长的控制

很懊恼,我是个“不敢”的小孩

早在当年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我就常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随时随地的找我借一些东西,橡皮啦,铅笔啦,白纸啦,脸上未必带着多少笑容,甚至借东西时的语气不仅没有多少请求的味道,反而有不少命令式的不耐烦的情绪,而我并不敢流露出不愿意借的意思来,赶快的迅速的把东西给人家。

但是每当转过来,我有类似的场景需要找别的同学借东西的时候,我确实很急迫的非常需要,可是我总是逡巡着不大敢开口。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会个这样子。这种总是觉得“不敢”的感觉,让自己很难受,让自己觉得跟别人那么的不一样。

这种不敢的感觉其实一直伴随着我。小时候不敢不借东西给别人,不敢从别人那里借东西,长大了以后不敢参与众人的讨论,不敢发表意见,不敢参加大家的集体活动,不敢化妆,不敢去求爱,渐渐的,这份不敢已经把自己的样子变得越来越卑微。

如果说“不敢”只是一个开始,我慢慢发现自己已经不止是“不敢”了,我还觉得别人很棒,自己很差。有的时候别人表达出来一个观点,我听了就知道,跟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可我仍然会觉得别人的表达比我好,思路更加清楚,思想更加深刻,别人似乎仍然比我有高度、有内涵,如果我来表达这个观点,也只会收获并不怎么样的一种评价,所以我宁可不在众人面前说出来。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就在这种“不敢”中度过,那得有多么的可怕!!!

“不敢的小孩”与讨好型人格

这种“不敢”的背后是什么?是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拒绝,害怕没有人喜欢,压抑着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习惯于跟随别人的意见和要求,无论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的状态。我是一个坐在低矮板凳上的孩子,正式成为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小孩。

讨好型人格的小孩的培养过程之一源于家长的控制。这种控制无微不至、深入骨髓。控制感是一种很有魔力的东西,拥有了控制权常常能让人感觉自己是最安全的,最有力量的,尤其是当面对着被控制的人、看着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被控制过程,一遍又一遍地强化着这种自我感觉。然而当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冠以“控制”的名义。

我们会说:“今天天气很冷,你必须要多穿一条秋裤,否则你会感冒。”或者,“今天的早饭你必须吃一个煎蛋,否则你容易生病”。或者,“今天你得完成留的**作业,否则不能吃冰激淋。”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有时候,家长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出于控制孩子还是出于究竟这件事情做了是否对孩子有好处来对孩子进行要求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慢慢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说,思维从混沌开始逐渐到清晰,逐渐开始有条理,逐渐有理性有深度,这是一个逐渐练习的过程,从没有到有、从不熟练到熟练,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就是自己的。

通过无数个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孩子可以形成对自己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形成了自尊,形成了自我认同,我存在,我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假如在正常发展这个过程的时期并没有完成这些发展任务,儿童长大以后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关键特征都是丧失的,不自信、低自尊、不能坚持、不敢拒绝、不用对我太好等等...人生莫名其妙的会陷入灰暗。

是的,我不要做讨好型人格的小孩。我希望表达我的意愿,我的兴趣,我的理由,我为什么这样想,我又为什么那样做。我希望被接纳,而不是被控制、被评价、被安排,我不愿意被剥夺犯错的机会,我希望感受犯错的过程,才会知道正确的感觉究竟是什么。

我要感受自己是什么,自己在哪里,而不是只能看到别人,却找不到自己。请在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给我这样的机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