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的沟通,让彼此都感到舒适?

T- T+
丛非从 ·  2018-12-31
同样表达一件事情,可以伤到人体无完肤,筋骨寸断。

今天,就学一下如何表达吧

1.对某人的事很不爽,想怼他。想学习如何一句话,不带喘地把他怼到原地爆炸。比如说让你生气,让你看不惯,让你想报复的人。

2.对某人的事很不爽,想表达,但不想伤害到他。不想破坏跟他的关系。比如说跟孩子、伴侣、下属、友善的陌生人等。

 其实这两个事是一个事。都是:

你很不爽,该怎么回应?

回应得正向恰当,就是建设关系,赢得和谐。回应得负向恰当,就破坏关系,气死别人。

这两种都是回应得恰当,都算是实现目的了。那,回应得不恰当呢?
结果就是:既没有保护好关系,也没有伤害到别人。把自己气得要命,对方也没什么多大的反应。

学会主观表达

跟一个人表达。对事情的描述越是客观,就越是接近于事实真相,就越是容易达成共识,就越不会引发冲突。

对事情的描述越是主观,就越容易引发理解偏差,就越是造成理解差异,就越容易引发冲突。
人最受不了的,其实是被误解。为什么呢?因为被误解,会让我们体验到了被吞噬。无法表达自己的那种吞噬,是一种消失感,原始恐惧。

极少数对自我认知非常清晰的人,会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依然做自己。
有点晦涩了是吧。举工作坊里的例子:

妈妈:东西用完了,你从来都不知道收!

女儿:瓦特?我从来都不?你确定是从来?!

噼里啪啦。

这个吵架是怎么发生的呢?
妈妈的描述,“你从来都不知道收”,是一种主观表达。客观表达是“东西用完了,你这一次没有收”。
感受一下这两句话,带给对方的感受有哪些不同:

  • 东西用完了,你从来都不知道收。

  • 东西用完了,你这一次没有收。

第二种表达比第一种容易让人接受,不会引发愤怒。因为第二种比第一种表达更客观,更接近事实。这个其实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4个字:就事论事。
你想跟一个人好好沟通一件事,想解决问题,你就要尽量用这种不带主观色彩的、客观的描述,来完成对两个人的对话,这是最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且是对别人伤害最小的。
但是如果你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想让对方受伤呢?
那就更加主观地描述,诬陷他,评判他,概括他。如果这个妈妈,我们假设,这个妈妈想怼死闺女的话,就可以这么说:

东西用完了,你从来都不知道收!真是太自私了!太不孝顺了!人品太恶劣了!

听完这句话,你猜闺女会不会原地爆炸。
如果女儿想怼死妈妈的话,也可以用这样的话:

你居然用这样的话来说我,真是一个恶毒的妈妈!

你能想到女儿如果说出这句话后,妈妈的感受吗?
为什么这样咩?
因为主观的表达,让人感觉自己被误会了。我没有“从来都不”啊,你为啥要这么说我。我不是自私啊,你为啥要这么说我。
人为什么怕误会呢?
因为你潜意识里还想跟他保持关系啊。他把你想得那么坏,就是要放弃你的节奏啊。你被抛弃的创伤被激活了。

最主观的描述,就是人格的描述

认为你是个自私、不负责任、恶毒、笨、懒、蠢,这种带有负面人格评价的话,是直接伤到人的骨髓里的。这是人格侮辱。

最客观的描述,就是只谈论事情本身,不加“从来”、“严重”、“惹人生气”等主观修饰词。
对于攻击,用负面的人格评价最伤人,用客观描述最不伤人。
举例:
妈妈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人格层面的评价就是:

你怎么这么笨!猪脑子啊!

客观的描述就是:

这道题,你在这一次做错了。

能感受到描述的不同了吗?

后面这句话有时候也会感觉到伤人,是因为妈妈如果有一句“猪脑子”等待脱口而出,效果是一样的。她想说:这道题,你怎么又错了!猪脑子啊!
同样,表扬一个人也是:
对于表扬人,用正面的人格评价最鼓励人,用客观的描述鼓励效果最小。
妈妈说:

这道题做对了,你真是个聪明的人!

这道题,你这一次做对了。

所以,如果你想保护孩子,就要用客观描述的方式沟通,在脑子里也不要去想负面人格评价的词。如果你想伤害孩子,就尽情进行人格评价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开心,就要尽量用正面人格评价表扬孩子。如果你看不得他开心,就只是描述事实好了。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用客观描述,来沟通?

因为真的憋得慌。事情说明白了,情绪却无法被处理。

人很多时候,宁愿发泄情绪,也不愿意解决事情,不愿意保护别人。
这是潜意识的保护功能:先爽了再说。
当然,只是面对安全的人是这样的。面对不安全的人的时候,人的潜意识自我被保护功能就是:避免被惩罚。

因为用人格评价别人,实在是太伤人了,这可能导致被惩罚,或导致自己的文明形象破碎。

同时,他们也太善良了,不忍心伤害对方,宁愿自己多受点委屈,也不愿意给别人太大的伤害。这时候他们不敢用人格负面评价别人。

所以他们经常感觉被搞得很难受,还发泄不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骂家人的时候,比骂外人的时候,骂得更顺。

所以,现在,

你学会如何伤害人,如何不伤害人了吗?

你想要什么结果,然后就去选择相应的方法,然后承担相应的代价。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