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真的更优秀吗?

T- T+
医来er趣 ·  2018-07-14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个体的成长具有独特性且不可逆转。父母们应该反思,与其将时间放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不如多看看自己家的孩子。

作者 | 伯渊 医来er趣育儿达人 首发 | 医来er趣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在前十名,你看看你的成绩……”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会书法,会钢琴,会朗诵,你看看你,会什么……”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写作业写到12点,你看看你,9点不到就睡觉了,怎么能有好成绩……”

这些话是不是越听越耳熟,周围的父母也许都说过类似的话。父母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对于孩子教育方面,无论要说什么,开头总是这几句话,似乎不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例子,就没法和孩子交流。

这种“中国式比较教育”真的带来了好成绩吗,真的带来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吗,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好吗?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个体的成长具有独特性且不可逆转。父母们应该反思,与其将时间放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不如多看看自己家的孩子。

零交流=零回报

有人说,人分两种,一种是要强一种是好强,要强就是自我激励,想要努力突破自我,简单来说是和自我比较,努力让自我进步。好强是就是“比较控”,处处和人比,事事与人较,盲目攀比。

这两种心态如果能够自我调控和平衡的话并不会产生大的心理问题,但当被极端强调的话,扭曲的心理也许会使人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为。

如果这样的扭曲心态被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话,那么上面的惨案将有可能不断重演。

不仅攀比好强会导致教育惨祸,过度溺爱也会造成教育悲剧。

48岁留学硕士归国后不去找工作在家啃老,背后的原因是从小样样现成,要靠自己找工作,“不会”!80多岁的老母亲直到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溺爱养儿带来的教育悲剧。

父母的溺爱,和盲目攀比一样,是盲目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去考虑孩子能不能承受或者需不需要,只是一味的要求或者给予。

这样“零交流”的教育方式,获得的必然是“零回报”的教育结果。

别把交流当负担

很多父母意识到了攀比和溺爱这种“零交流”教育方式的危害,想方设法想要和孩子建立起交流的渠道,并逐渐发现,陪孩子做作业,即花时间陪伴了孩子,有和孩子培养起来共同语言,又想到中小学这样程度的教学内容一定可以应付得来的。

于是很多父母都投身到辅导作业的“家庭事业”当中,却不曾想,这样的辅导成为与孩子关系恶化的“导火索”,辅导作业被父母认为是血压增高的“灵药”,父母如何引爆负面情绪,请辅导孩子做作业吧!

这成了很多父母尴尬无奈的日常,父母想要通过辅导作业的方式来与孩子建立沟通渠道本身并没有错,错在辅导作业的很多父母不会使用“挫折教育”。

在父母眼里挫折教育就是“我说一遍你就得会”,“这道题算对了怎么了,还有更难的题呢”,“这么简单都不会”等等,其实挫折教育的精髓在于“鼓励”。

你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他才能意识到面临挫折应该勇敢面对和克服,如果在面对挫折时,对孩子一味强调不应该失败的理由,则只会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不敢挑战困难,变得害怕失败。而这样的表现会让父母在辅导作业时更加恼火,仿佛一切变为徒劳,形成恶性循环。

父母给予孩子的挫折过多,就好比用大力扔向墙壁的皮球,最终还是会弹到自己身上。

学会正面管教

攀比和溺爱的教育方式让父母承受“零回报”的教育之殇,挫折教育让父母感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孩子的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著名的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指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行为目标是追求归属感(连接感)和意义(价值感),人们“不当”的行为来源于对如何寻求归属感和意义的“错误”信念。

他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要想纠正人的不当行为,就要先纠正人的不当信念。“那么相较与孩子的教育,要想纠正他们的行为,也许就应该试试先纠正他们的错误信念”,这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妈妈,在遇到子女教育的困惑时,接触到阿德勒理论时的想法。

这位妈妈二话不说,开始努力实践这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她在实践中发现孩子同样需要与父母建立稳定的连接关系,在获得归属感的同时引导孩子找到价值感。

刚开始这样的目的很难达到,你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但逐渐地,她发现一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被拉近,特别是孩子的探索得到父母认可的时候,而当孩子的探索不合适的时候,父母在与孩子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定,孩子也乐于接受。

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父母不刻意的润养,才能让幼苗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